看古装剧经常看到披头散发的男人,那么古代人真的会梳这样的发型吗?这也是很多人都非常好奇的点,古人无论男女都会将头发续长,但这并不代表头发就多,想要有古装剧男子柔顺滑的头发是不可能的,所以也注定梳不了很好看的发髻,而且古代人也不流行披头散发,这代表了自己的礼仪和形象,更不会扎马尾或者半披发,也没有所谓的氛围感,在他们看来这叫不成体统,古人认为的干净整洁就是发丝要梳的一丝不苟,不存在高颅顶和刘海等修饰,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少有还原历史妆发的原因。
就拿唐代来说,下图的陶俑已经给出了最清晰直观的发型,他们会将头发盘起来,然后头戴幞头帽,这是唐代百分之90的人标配发型,古人发量不多而且稀疏,幞头能够掩盖这个缺点,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,一个头发长又稀疏的男性,怎么可能会弄出什么高颅顶或马尾的发型呢?最重要的是太丑了,唐代男士不能留一点碎发,这样看着也更清爽干练。
男女成年后的笄礼和冠礼要束发这个规则源于夏商。春秋战国开始纳入礼制,不束发代表违背孝道,所以说从成年束发开始头发就不能放下来了,男女皆是如此,在未成年时期倒是有很多新奇的发型,晚唐的孩童会梳双角发型,象征着天真烂漫。
古人日常中也有戴帽子也有不戴的,宋徽宗日常中喜冠,将头发束起然后用冠固定,清爽又不累赘,从古画中可以看出发量并不多,喜欢贴头皮的造型,女性可以用假发给自己增加美观效果,但男士还是不合规矩,古人的爱美上面虽然没有男女之分,但这也仅仅代表穿衣和化妆上面。
宋代文人还喜欢往头上佩戴簪花,让自己整个人更雅致,但是过于贴头皮的发型佩戴簪花没有唯美的效果,这个特别看脸,电视剧是造梦的,那么古画就是破梦的,根本没有电视剧里的造型那么美好,但很现实不是吗?
到了明代就更简单了,一块“网巾”就解决了,但是对本就颜值不高的人来说显得更雪上加霜,还会将里面的头发清楚的展现出来,网巾可以搭配帽子,但日常明代人都会只佩戴网巾,并不会因为头发稀疏自卑,难怪到现在也没有几个历史妆造正确的电视剧,因为太难看所以排除。
其实在古代唐宋明的发型已经算很好的了,辽代发型才更灾难,辽代不论男女都要“髡发”,北宋沈括在《熙宁使虏图抄》中记载:“契丹“其人剪发”。妥其两髦”,这里的剪发就是契丹的髡发,也就是剪去头上一部分的长发,留住两鬓的发丝,这个和契丹的生活习惯有关系,因为草原风沙太大,水源及少,不能时时刻刻都洗头,剃去头发就会方便不少,而且还能减少用水量。
魏晋《六逸图卷》中还出现了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奴仆,虽然长相显老但还是很可爱的一款发型,有种老顽童的既视感,很是滑稽,薄薄的头顶居然缠绕起来这么多,可见古人头发长是长,可稀薄,无论什么发型都拯救不了,而且还麻烦,这样卷起也方便干活。
到清朝可以说是男士发型最丑的一个朝代了,前几年清宫剧十分流行,可事实上都被那些帅哥给欺骗了,不是清朝发型好,而是全靠颜值撑,最关键的一点是清代早中期的发型并不是和清宫剧中的一样,反而清宫剧出现的牛尾辫是在晚期,可见清宫剧也是挑了一个最好看的发型才拍的。
古代并没有披头散发的习惯哦,虽然电视剧很好看但不能认为就是历史上的古人。
配资股票门户网.配资公司app.短期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