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续总结高考必考的十八个虚词之其字用法,分代词、副词、连词各类汇总,并列出例句和翻译,后附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(含答案)。希望同学们以此为线索,纵览高中文言课文,全面复习,抓住难点,最后逐一突破。
一、用作代词
· 第三人称代词。可代人、代事物,用在名词之前,作领属性定语,可译为“他的”“它的”(包括复数)。
· 例:臣从其计,大王亦幸赦臣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 解释:“其”代“他的”,指蔺相如的。
· 我听从了他的计策,幸好大王您赦免了我。
· 第三人称代词。一般代人,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,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(整个主谓短语,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),应译为“他”“它”,不能加“的”。
· 例:秦王恐其破璧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 解释:“其”代“他”,指蔺相如。
· 秦王担心他把和氏璧撞碎。
图片
· 活用为第一人称。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,视句意译为“我的”或“我(自己)”。
· 例: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。(《游褒禅山记》) 解释:“其”代“自己”。
· 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,没有能够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。
· 指示代词,表远指。可译为“那”“那个”“那些”“那里”。
· 例:则或咎其欲出者。(《游褒禅山记》) 解释:“其”指“那个”。
· 就有人埋怨那想要出来的人。
· 指示代词,表示“其中的”,后面多为数词。
· 例: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。(《石钟山记》) 解释:“其”指“其中的”。
· 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块敲打它。
二、用作副词
· 加强祈使语气,相当于“可”“还是”。
· 例:攻之不克,围之不继,吾其还也。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 解释:“其”表祈使,意为“还是”。
· 进攻不能取胜,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,我们还是回去吧。
· 加强揣测语气,相当于“恐怕”“或许”“大概”“可能”。
· 例:圣人之所以为圣,愚人之所以为愚,其皆出于此乎?(《师说》) 解释:“其”表揣测,意为“大概”。
·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,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,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?
· 加强反问语气,相当于“难道”“怎么” 。
· 例:以残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(《愚公移山》) 解释:“其”表反问,意为“难道”。
· 就凭你残余的岁月、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,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?
三、用作连词
· 表示选择关系,相当于“是……还是……” 。
· 例: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?(《马说》) 解释:“其”表选择,意为“是……还是……” 。
·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?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!
· 表示假设关系,相当于“如果”。
· 例:其业有不精,德有不成者,非天质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。(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 解释:“其”表假设,意为“如果”。
· 他们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,品德有没有养成的,如果不是天资低下,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。
四、高考文言虚词的真题示例:
(一)(2022 年全国乙卷)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题目。
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,其犹赤子乎!饥者则食之,寒者则衣之,将之养之,育之长之,唯恐其不至于大也。
下列各句中,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 )
A.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 寡人之于国也
B. 饥者则食之 位卑则足羞
C. 育之长之 吾从而师之
D. 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其皆出于此乎
答案:A
解析:A 项,“于”:均为对于。B 项,“则”:前者为连词,就;后者为连词,表承接,就。C 项,“之”:前者为代词,他们;后者为代词,他。D 项,“其”:前者为代词,他们;后者为副词,表揣测,大概。
图片
(二)(2017 年全国卷Ⅰ)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题目。
谢弘微,陈郡阳夏人也。父思,武昌太守。从叔峻,司空琰第二子也,无后,以弘微为嗣。弘微本名密,犯所继内讳,故以字行,童幼时,精神端审,时然后言,所继叔父混名知人,见而异之,谓思曰:“此儿深中夙敏,方成佳器,有子如此,足矣。” 弘微家素贫俭,而所继丰泰,唯受书数千卷,遗财禄秩,一不关豫。混风格高峻,少所交纳,唯与族子灵运、瞻、曜、弘微并以文义赏会。尝共宴处,居在乌衣巷,故谓之乌衣之游。瞻等才辞辩富,弘微每以约言服之,混特所敬贵,号曰微子。
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A. 性严正,举止必循礼度 循:遵循
B. 高宗辅政,不之任,仍迁御史中丞 之:到
C. 以母忧去职 忧:忧虑
D. 属霖雨为灾,典司多议其非 其:他的
答案:D
解析:“其”在这里指前面提到的“典司”,应译为“它”,不是“他的”。
(三)(2023 年模拟)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题目。
苏子曰:“客亦知夫水与月乎?逝者如斯,而未尝往也;盈虚者如彼,而卒莫消长也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;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则物与我皆无尽也,而又何羡乎!且夫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,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而吾与子之所共适。”
下列各句中,“其”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( )
例句:自其不变者而观之
A. 其孰能讥之乎
B.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
C. 其声呜呜然
D. 吾其还也
2023 年模拟:
答案:B
解析:例句“自其不变者而观之”中“其”是代词,指“它”。A 项“其孰能讥之乎”中“其”表示反问语气,“难道”;B 项“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”中“其”是代词,指“他们”;C 项“其声呜呜然”中“其”是代词,指“那”;D 项“吾其还也”中“其”表示祈使语气,“还是”。故选 B。
(四)(2024 年模拟)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题目。
永之氓咸善游。一日,水暴甚,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。中济,船破,皆游。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。其侣曰:“汝善游最也,今何后为?”曰:“吾腰千钱,重,是以后。”曰:“何不去之?”不应,摇其首。有顷,益怠。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:“汝愚之甚,蔽之甚,身且死,何以货为?”又摇其首。遂溺死。
下列各句中,“其”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( )
例句: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
A.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
B. 其皆出于此乎
C. 其正色邪?其远而无所至极邪?
D. 既其出,则或咎其欲出者
答案:A
解析:例句“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”中“其”指“其中的”。A 项“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”中“其”指“其中的”;B 项“其皆出于此乎”中“其”表示揣测语气,“大概”;C 项“其正色邪?其远而无所至极邪?”中“其”表示选择,“是……还是……”;D 项“既其出,则或咎其欲出者”中前一个“其”是助词,无实义,后一个“其”是代词,指“那些”。故选 A。
学语文,到弘文!
不学语文,也到弘文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股票门户网.配资公司app.短期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