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8年,21岁的谢子长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的省立第一中学学习。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,各派军阀勾结西方列强,以武挟政,你方唱罢我登场,时局混乱。与此同时,新的思想和各种社会自然科学也在西安这座古城奔流激荡,这些都使这个来自偏远小县城的青年大开眼界。他开始慢慢关心国事,放眼世界。
同年冬天,谢子长回家过寒假。当时的安定县县长章尚武贪赃枉法,指使他的哥哥官倒官卖,所获收入中饱私囊,并额外摊派各种粮秣税收,交不起的百姓就被关到大牢百般折磨。此外,他还囚禁反袁志士郭海宽,袁世凯倒台后,章尚武以郭海宽常因公务仗义执言、与他作对,仍以种种理由囚禁不放,最终将其残忍杀害,终于激起全县民愤。谢子长经过多方奔走,收集到了章尚武的种种罪行,写成诉状,顶风冒雪用了6天时间步行300多公里到榆林告状。
谁知连跑几趟,居然连状子都递不进去,还被当班差役嘲笑不自量力。谢子长无奈,只好离开。一位榆林中学的学生知道此事后,给谢子长提点说:“你去试着找一下我们的校长杜斌丞,他一定会帮你!”
这个杜校长是当时西北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,后来成为中国民主同盟的领导人之一。杜校长一见面就喜欢上了这位热血青年,被他同情百姓、勇敢正直、不畏权贵的精神深深打动,满口答应帮助谢子长。杜校长当即修书几封,联络榆林一些德高望重之士联名施压。
展开剩余76%道尹(当地的行政主官)无奈,只好接办。公堂上,谢子长义正词严,有理有据地控诉章尚武的罪行。道尹没想到一个小小学生居然这么有胆量、有辩才,便问道:“你一个学生不好好学习,为何要掺和政事?”谢子长回答: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!我上学读书就是为了报效国家。眼见昏官贪赃枉法,我再置若罔闻,读书还有什么用!”
一番话说得道尹瞠目结舌。其实,章县长的倒行逆施道尹早就知情,只是碍于章县长的背景和情面才官官相护。如今事已至此,他也只好秉公处理,革去章县长的官职。
小小学生一下子告倒县长,整个安定县都轰动了。当地百姓奔走相告,热烈欢迎凯旋的这位英雄学生,还为他编了一个顺口溜:
安定章县长,枉法又贪赃,
逼民交粮款,关押郭海宽。
学子谢子长,血气正方刚,
北上榆林府,为民去告状。
求助杜校长,状子递上堂,
道台见子长,一副学生样。
子长把理讲,道台答不上,
革了县长职,准了子长状。
经过此事,谢子长和杜校长成了忘年交。杜校长赞赏谢子长的勇气才学,力邀他到自己执教的榆林中学求学。第二年,谢子长便转到当时思想更进步的榆林中学学习。
后来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入陕北,在杜校长的支持下,榆林中学的学生也积极组织起来。他们成立了学生会,谢子长被推选为学生会负责人之一。他们组织全校师生罢课3天,呼应北京的爱国运动。师生们还分成组走上街头,发传单、拉条幅,宣传演讲,大声呼吁积极行动起来,抵制日货,开展爱国运动。
国家民族危亡日近,目睹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,帝国列强的贪婪无耻,谢子长激愤得常常夜不能寐。每到这时,他总会想起精忠报国、誓把胡虏驱除消灭的岳飞,放声朗诵他的《满江红》:
怒发冲冠,凭栏处,潇潇雨歇。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
靖康耻,犹未雪;臣子恨,何时灭!驾长车踏破,贺兰山缺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待从头,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
这时的谢子长,眼界日益宽广,内心却日益苦闷。想要亡我中华者,何止一种“胡虏”。山河破碎,怎么收拾?昏聩荒唐、腐败无能的北洋政府,“天阙”处能有什么指望!这种局面,就算是岳飞复生,又能有何作为?怎么办?怎么办?怎么办?
谢子长百思不得其解,就算杜校长,此时也不能解谢子长之惑。无奈之余,杜校长只好语重心长地对他的学生说:“‘士气峥嵘未可非,人才泯灭方堪虑’,我们先多培养一些知新学有新思想的有志之士吧!”受其影响,1年之后,谢子长践行杜校长的教育救国思想,未及毕业便回到家乡安定县执鞭从教。
当时的安定县却是一片死气沉沉,县公署连续30多年被李耀辉、王伯阳、孙志鸿几个老乡绅和史、贾几家大户把持。历任县长、各部局司都由他们拿捏掌握,官绅利益盘根错节,稍有人想触碰动摇,便被驱逐迫害。
北一区王家沟村的王枚臣就因此碰了壁。他到安定第一高小当校长未及1个月,就因得罪三老乡绅,宿舍半夜经常被人扔进砖头,好几次险些头被砸烂,只好辞职回家。
谢子长回乡到安定高小执教,正值王老校长离去未久,校长之职被三老乡绅之一的王伯阳把持。为了中饱私囊,他私自规定每名学生每年要交纳800 铜钱的学杂费。许多学生交不起,就被勒令退学。
谢子长深感愤怒,于是鼓动辍学学生集体去找校长理论,校长一顿“之乎者也”便把他们打发回来。于是谢子长联合六七位进步教师一起反对,他们到县公署去请愿,四处张贴公告,声讨王伯阳的腐败无耻。教育科科长眼见众怒难犯,只好作出让步,革去其校长之职。但没过多久,县长便委派王伯阳担任权力更大的县财政科科长,校长的继任者依然是旧势力的代言人。
退学学生虽已重返学校,谢子长的斗争不无小胜,但王伯阳的不降反升让他深感耻辱。在这种环境下,想要通过常规途径的斗争,是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胜利的。寒门子弟受教育的资格都没有,他连自己的学生都无法保护,荒诞的事实很快让谢子长猛醒过来,教育救国,此路难通!
发布于:陕西省配资股票门户网.配资公司app.短期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